紧急呼叫器,让空巢老人不空心,一键保平安
近日,国务院印发的,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提出,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.3岁,2030年将达到79岁。
哇塞,一想到以后自己会活得长长久久,就觉得无比激动呢! 然而, 快乐总伴随着痛苦, 这才是人生的主旋律。 全国老龄办披露, 根据测算,同样是3年后的2020年, 我国空巢老人将达到1.18亿, 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。 生活越来越好,生命越来越长固然令人欣喜, 但这也表示社会老龄化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。 心痛!中国社会老龄化现状 先看一组数据。 衡量老龄化压力的重要指标,是老年人口占比。当60岁以上人口,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%时,社会就进入老龄化。我国许多省市的老年人口占比,早已超过这个标准,成为老龄化问题的“重灾区”: 另外一个重要指标,则是老年抚养比。目前我国的老年抚养比为13.7%,也就是说,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,就要抚养13.7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。越是人口稠密的发达地区,老年抚养比带来的老龄化压力就越大。在以亿计算的老年人口中,最受关注的群体是: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。 根据国家测算,失能老年人口将持续增长,2020年增至4200万,2300年增至6168万,2050年增至9750万。 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口也将持续递增,2020年增至1.18亿,2030年增至1.8亿,2050年增至2.62亿。 另外,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也不断增长,2020年增至2900万,2030年增至4300万,2050年增至1.08亿。 空巢老人如何才能不空心? 调查显示:心情暗淡、沮丧、孤寂,食欲减低,睡眠失调,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,不好与人相处,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。而近年来,“空巢老人因孤独频繁报假警”、“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无人知晓”、“空巢老人被骗光养老积蓄”等等相关新闻偶见报端,令人难过不已。 我们常常轻易对朋友说出‘我爱你’,却往往忽视了及时向至亲的父母表达爱。远在千里的游子,如何让“空巢老人”不空心?一位叫@刘元通分享:空心需要爱心填。 最简单的幸福就是“在一起”,所以,趁着父母尚在,有空多陪陪父母,多和他们打打电话聊聊天。父母在哪里,家就在哪里。不要等到失去再追悔莫及,不要让远在家乡的父母成为空心的空巢老人。 爸爸妈妈呕心沥血抚育你长大,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爱你到现在,而你为了梦想一直奔波在外,一年到头也不能回几次家,常常离家让大家都牵挂。 人老了,眼睛老化了,记忆衰退了,想打电话给你,怎么办? 亲戚打电话给他们,但是他们不懂使用手机,怎么办? 如果使用手机,有诈骗电话打给他们,怎么办? “六安12343”为您解决后顾之忧,现推出“12343,一键保平安”紧急呼叫器,过年回家,送烟送酒已经过时了,要送就送安心与平安,如果你想给爸妈送份孝心礼,就拨0564-12343,一个电话,居家生活服务24小时为您守候。 有句古语,父母在,不远游,常被用来劝诫即将远行闯荡的人。日前爆出一条新闻,似乎就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。一位65岁的老人,凌晨三点因抱不动摔在地上的老伴,只能暗自落泪神伤,而距离遥远的独生女儿,只能躺在通讯录上。 父母在,到底应不应该去闯荡,确实是许多青年心头解不开的谜。父母往往不会劝阻儿女去闯世界,而子女大多也并非没有考虑父母,只因想闯出一片天给父母更好的生活。而在没有为人父母之前,一些青年对于父母的爱,理解得略有片面,有的认为多给父母一点生活费和物质上的东西就可以了。殊不知,父母的“空心”恰恰并不需要这些,他们的付出或许只想听到子女爱的回响和精神上的关怀。 实际上,父母在不远游下一句常被人忽略,“游必有方”。这个“方”,应当就是对父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的妥帖安排。绝不能认为父母不愁吃喝就是做到位了。当然,除了青年自己,社会也要多帮助他们分担养老,比如可以大力推进社会化的养老服务,让养老方式更加多元,为青年们的热血奋斗,营造更加宽松适宜的空间。 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,这可能是人世间最悲哀的一件事了。那种无力感、无法逆转的后悔和痛苦,是任何世俗的成就都无法抵消的。
- 推荐阅读
- 热门文章
- 最新添加